之前放在数据结构算法题目(二):回溯、贪心、动态规划与图论略显臃肿,现在单独拎出来,记录了动态规划的一维压缩问题,有一些问题二维解法更加直观(大部分),但是有些解法一维解法更加简便(例如组合总和Ⅴ),而且一维解法性能往往更高,希望能加深理解。

二维解法理解参考上文或卡哥原文,本文基本不会记录从0进行二维递推。

规律

一维化的遍历顺序是有基本规律的,例如遍历顺序是如何的、是否需要记录上一层值,本文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:

  1. 当前值来自左边和正上方,从上到下、从左往右更新,注意第一列初始条件是否适合一维化。(机器人走方格图的不同路径问题)。

  2. 当前值来自正上方dp[i-1][j]和左上方dp[i-1][j-n],例如01背包问题:从上往下、从右往左遍历

  • 为什么01背包是从右往左遍历:一直的写法是遍历种类i,i每循环一次,代表dp[j]更新一次,代表i个物品自由组合,和二维dp数学意义一致;遍历j代表遍历背包容量,要从右往左遍历,是因为j大,代表背包容量大,j较小的值得到的最大价值一定是j值大的最大价值的子集问题。例如j=2和j=4,j=2的最大价值组合,也一定包含在j=4的结果中,如果用j=2推导j=4,就是某个组合被使用了多次,导致结果错误。
  1. 完全背包问题

  2. 当前值依赖于周围三个值,形成一个正方形图像,再根据遍历的顺序特性,可能某个值会在循环被覆盖,应该考虑变量暂存。(最长子序列问题)

  3. 完全背包全排列

不同路径问题

二维机器人走图问题,实在不太适合一维化,灵活性低于二维数组,变化多点就要变更遍历顺序或者引入暂存量。

1. 不同路径

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。

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。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。

问总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? #### 二维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uniquePaths(int m, int n) {
vector<vector<int>>dp(m+1,vector<int>(n+1)); //m行n列,第0行、第0列无效
for(int i=1; i<=m; i++){ //从1开始计数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 //1开始计算
dp[i][1] = 1; //第一列为1
dp[1][j] = 1; //第一行为1
if(i>=2&&j>=2) //其余为左边和上边方法递推
dp[i][j] = dp[i-1][j] + dp[i][j-1];
}
}
return dp[m][n];

}
};

一维DP

初始化:二维数组第一行全1、第一列全1,一维投影也是全1,没有冲突。

递推:每个dp数来自左边和上边值,按行更新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uniquePaths(int m, int n) {
vector<int>dp(n,1);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1; j<n; j++){
dp[j] = dp[j]+dp[j-1];
}
}
return dp[n-1];
}
};

2. 不同路径Ⅱ

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 (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 “Start” )。

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。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(在下图中标记为 “Finish”)。

现在考虑网格中有障碍物。那么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将会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?

网格中的障碍物和空位置分别用 1 和 0 来表示。

example:输入:obstacleGrid = [[0,0,0],[0,1,0],[0,0,0]] 输出:2 解释:3x3 网格的正中间有一个障碍物。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一共有 2 条不同的路径: 1. 向右 -> 向右 -> 向下 -> 向下 2. 向下 -> 向下 -> 向右 -> 向右

二维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(vector<vector<int>>& obstacleGrid) {
if(obstacleGrid[0][0]==1) //一开始有障碍肯定不可达
return 0;
int m = obstacleGrid.size(); //行数
int n = obstacleGrid[0].size(); //列数
int dp[m][n];
dp[0][0] = 1; //确保一开始无障碍
for(int i = 1; i<m; i++){
if(obstacleGrid[i][0]==1||dp[i-1][0]==0) //第一列有障碍记为0,或者前面已经遇到障碍被记0了
dp[i][0] = 0;
else
dp[i][0] = 1;
}
for(int j = 1; j<n; j++){
if(obstacleGrid[0][j]==1||dp[0][j-1]==0) //第一行有障碍,或者前面已经遇到过障碍
dp[0][j] = 0;
else
dp[0][j] = 1;
}
for(int i = 1;i<m;i++){ //填充内部
for(int j = 1; j<n; j++){
if(obstacleGrid[i][j]==1) //障碍位置0
dp[i][j]=0;
else
dp[i][j] = dp[i-1][j]+dp[i][j-1]; //其余同样计算
}
}
return dp[m-1][n-1];
}
};

一维DP

初始化:只能初始化行,当遇到障碍物,障碍物后都是0;列是冲突的,无法确定是0还是1,

递推:必须排除列的递推,恰好排除后能够正确递推(如果列没有被置0,计算dp[1]时总会加入,如果被置0,那么在这行以后的滚动数组计算也不包含dp[0],恰好能符合题意)。其余递推基本同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(vector<vector<int>>& obstacleGrid) {
if(obstacleGrid[0][0]==1)
return 0;

int m = obstacleGrid.size();
int n = obstacleGrid[0].size();
vector<int>dp(n);
dp[0] = 1;
for(int j=1; j<n; j++){
if(obstacleGrid[0][j]==1)
dp[j] = 0;
else
dp[j] = dp[j-1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0; j<n; j++){
if(obstacleGrid[i][j]==1)
dp[j] = 0;
else if(j!=0)
dp[j] = dp[j]+dp[j-1];
}
}
return dp[n-1];
}
};

01背包问题

1. 携带最大价值材料(01背包)

小明是一位科学家,他需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科学大会,以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。他需要带一些研究材料,但是他的行李箱空间有限。这些研究材料包括实验设备、文献资料和实验样本等等,它们各自占据不同的空间,并且具有不同的价值。

小明的行李空间为 N,问小明应该如何抉择,才能携带最大价值的研究材料,每种研究材料只能选择一次,并且只有选与不选两种选择,不能进行切割。

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,第一个整数 M 代表研究材料的种类,第二个正整数 N,代表小明的行李空间。

第二行包含 M 个正整数,代表每种研究材料的所占空间。

第三行包含 M 个正整数,代表每种研究材料的价值。

example:
输入:
6 1
2 2 3 1 5 2
2 3 1 5 4 3 输出:5

二维DP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using namespace std;
class Solution{
public:
int m,n; //种类、空间
Solution(int m,int n):m(m),n(n){}
int get_result(vector<int>&space , vector<int>& value){
vector<vector<int>>dp(m,vector<int>(n+1));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space[0]<=j)
dp[0][j] = value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space[i]>j)
dp[i][j] = dp[i-1][j];
else
dp[i][j] = max(dp[i-1][j],dp[i-1][j-space[i]]+value[i]);
}

}
return dp[m-1][n];
}
};


int main(){
int m,n; //种类、空间
cin>>m>>n;

vector<int>space(m);
vector<int>value(m);

for(int i=0; i<m; i++){
cin>>space[i];
}

for(int i=0; i<m; i++){
cin>>value[i];
}

Solution mySolution(m,n);
cout<<mySolution.get_result(space,value)<<endl;

return 0;
}

一维DP

初始化:只考虑第一行投影,放space[0]小于j即可,而且没有冲突。

递推:01背包的递推来自上方以及左上方的某值,符合从右向左条件,原因见《规律》,i维度直接去掉即可,因为滚动数组仅仅依赖上一行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class Solution{
public:
int m,n; //种类、空间
Solution(int m,int n):m(m),n(n){}
int get_result(vector<int>&space , vector<int>& value){
vector<int>dp(n+1);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space[0]<=j)
dp[j] = value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n; j>=0; j--){
if(space[i]>j) //该三行代码可去除,dp[j]都是不变情况
dp[j] = dp[j];
else
dp[j] = max(dp[j],dp[j-space[i]]+value[i]);
}
}
return dp[n];
}
};

2. 分割等和子集

给你一个 只包含正整数 的 非空 数组 nums 。请你判断是否可以将这个数组分割成两个子集,使得两个子集的元素和相等。

example:输入:nums = [1,5,11,5] 输出:true 解释:数组可以分割成 [1, 5, 5] 和 [11] 。

二维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canPartition(vector<int>& nums) {
int m = nums.size(); //行数
int n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 //数组和
if(n%2==1)
return false; //为单数不可能分割成两个子集
n /= 2; //列数
vector<vector<int>> dp(m,vector<int>(n+1)); //0固定占额外一列
for(int j = 1; j<=n; j++){
if(nums[0]<=j) //j看成是目标和,小于目标和的元素组合都可以加入dp计算
dp[0][j] = nums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nums[i]>j) //某个元素值本身大于目标和
dp[i][j] = dp[i-1][j]; //不加入这个元素
else //元素值小于要求和
dp[i][j] = max(dp[i-1][j],dp[i-1][j-nums[i]]+nums[i]); //求最大组合和
}
}
return dp[m-1][n]==n; //组合和恰好是目标和,说明目标和可达
}
};

一维DP

同上题:去除i维度、改变j遍历顺序即可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canPartition(vector<int>& nums) {
int sum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
if(sum%2==1)
return false;
int n = sum/2;
int m= nums.size();
vector<int>dp(n+1);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nums[0]<=j)
dp[j] = nums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n; j>=0; j--){
if(nums[i]>j)
dp[j] = dp[j];
else
dp[j] = max(dp[j],dp[j-nums[i]]+nums[i]);
}
}
return dp[n]==n;
}
};

3. 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II

有一堆石头,用整数数组 stones 表示。其中 stones[i] 表示第 i 块石头的重量。

每一回合,从中选出任意两块石头,然后将它们一起粉碎。假设石头的重量分别为 x 和 y,且 x <= y。那么粉碎的可能结果如下:

  • 如果 x == y,那么两块石头都会被完全粉碎;

  • 如果 x != y,那么重量为 x 的石头将会完全粉碎,而重量为 y 的石头新重量为 y-x。 最后,最多只会剩下一块 石头。返回此石头 最小的可能重量 。如果没有石头剩下,就返回 0。

example:输入:stones = [2,7,4,1,8,1] 输出:1 解释: 组合 2 和 4,得到 2,所以数组转化为 [2,7,1,8,1], 组合 7 和 8,得到 1,所以数组转化为 [2,1,1,1], 组合 2 和 1,得到 1,所以数组转化为 [1,1,1], 组合 1 和 1,得到 0,所以数组转化为 [1],这就是最优值。

二维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lastStoneWeightII(vector<int>& stones) {
int sum = accumulate(stones.begin(),stones.end(),0);
int m = stones.size(); //行数
int n = sum/2; //列数,列数代表最大重量
vector<vector<int>>dp(m,vector<int>(n+1));

for(int j = 1; j<=n;j++){ //j代表最大重量,j列元素代表不超过j的最大组合重量
if(stones[0]<=j)
dp[0][j] = stones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1; j<=n; j++){
if(stones[i]>j)
dp[i][j] = dp[i-1][j];
else
dp[i][j] = max(dp[i-1][j], dp[i-1][j-stones[i]]+stones[i]);
}
}
return sum - dp[m-1][n] - dp[m-1][n]; //sum - dp[m-1][n]是另一半对应的重量,再减一次表示两个子集的最小差
}
};

一维DP

仍然是01背包模板:去除i维度、改变j遍历顺序即可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lastStoneWeightII(vector<int>& stones) {
int sum = accumulate(stones.begin(),stones.end(),0);
int m = stones.size(); //行数
int n = sum/2; //列数,列数代表最大重量
vector<int>dp(n+1);

for(int j = 1; j<=n;j++){ //j代表最大重量,j列元素代表不超过j的最大组合重量
if(stones[0]<=j)
dp[j] = stones[0];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
for(int j=n; j>=0; j--){
if(stones[i]>j)
dp[j] = dp[j];
else
dp[j] = max(dp[j], dp[j-stones[i]]+stones[i]);
}
}
return sum - dp[n] - dp[n]; //sum - dp[m-1][n]是另一半对应的重量,再减一次表示两个子集的最小差
}
};

其余问题

最长回文子序列

给你一个字符串 s ,找出其中最长的回文子序列,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。

子序列定义为:不改变剩余字符顺序的情况下,删除某些字符或者不删除任何字符形成的一个序列。

example:输入:s = "bbbab" 输出:4 解释: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"bbbb" 。

二维镇楼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(string s) {
int n = s.size();
vector<vector<int>>dp(n,vector<int>(n));

for(int i=s.size()-1; i>=0; i--){
for(int j=i; j<n; j++){
if(i==j) //初始化:单个字符长度1回文
dp[i][j] = 1;
else if(s[i]==s[j]) //其余情况长度+2
dp[i][j] = dp[i+1][j-1] + 2;
else
dp[i][j] = max(dp[i+1][j],dp[i][j-1]); //i、j不共存
}
}
return dp[0][n-1];
}
};

一维DP

典型需要保存变量的一维动态规划:dp[i][j]依赖来自三处:分别是dp[i+1][j-1]、dp[i+1][j]、dp[i][j-1],也即当前值的下方、左方、和左下方。而且二维推导回文,需要先从下往上、从左至右推导(见题目二的二维推导),因此产生顺序是dp[i+1][j-1]->dp[i+1][j]->dp[i][j-1]->dp[i][j]。因此有:

  • 初始化:自身长度1算回文串,i==j就是初始化,也即对角线全部为1,投影到一维数组就是全1。

  • 递推:这个理解可能比较绕,见图: dp[i][j]依赖 先说结论:涉及三个容易混淆变量:temp、dp[j]、pre,其中temp、dp[j]代表dp[i+1][j],pre代表dp[i+1][j-1],dp[j-1]代表dp[i][j-1],同二维方法一一对应。

解析:我觉得如果单纯使用投影来解释是有点不负责任的,因为恰巧避开了最难理解的部分:

首先temp每次保存的变量,和内循环是没关系的。例如,j=2,temp=dp[2],内循环j++,temp=dp[3],dp[3]只在上一次计算dp[i+1][3]时更新过,和dp[2]等内循环更新没什么关系,因此temp、dp[j]代表dp[i+1][j]。

对pre而言,pre在上一次内循环被temp赋值,在下次j++才被使用,因此pre代表dp[i+1][j-1]。

dp[j-1]则和内循环有关系了,会使用到上次内循环的值,例如dp[3]=max(dp[2],dp[3]),dp[2]在刚刚的内循环是被更新过的,同处于一个外循环下,即i是同层的,代表dp[i][j-1]。

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(string s) {
int n = s.size();
vector<int>dp(n,1); //完成i==j初始化

for(int i=s.size()-1; i>=0; i--){
int pre = 0;
for(int j = i+1; j<s.size(); j++){ //i!=j,二者范围不一样
int temp = dp[j];
if(s[i]==s[j])
dp[j] = pre+2;
else
dp[j] = max(dp[j-1],dp[j]);
pre = temp;
}
}
return dp[n-1];

}
};

降维打击系列

本文主角,记录了一维方法吊打二维算法的题目。

初始化比较复杂的01背包问题

目标和

给你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target 。

向数组中的每个整数前添加 '+' 或 '-' ,然后串联起所有整数,可以构造一个 表达式 :

例如,nums = [2, 1] ,可以在 2 之前添加 '+' ,在 1 之前添加 '-' ,然后串联起来得到表达式 "+2-1" 。 返回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构造的、运算结果等于 target 的不同 表达式 的数目。

example:输入:nums = [1,1,1,1,1], target = 3
输出:5
解释:一共有 5 种方法让最终目标和为 3 。
-1 + 1 + 1 + 1 + 1 = 3 +1 - 1 + 1 + 1 + 1 = 3 +1 + 1 - 1 + 1 + 1 = 3 +1 + 1 + 1 - 1 + 1 = 3 +1 + 1 + 1 + 1 - 1 = 3

注意一个重要结论(证明、递归解法见跳转):本问题等效于“在nums中找出目标和为(target+sum(nums)/2)”的所有组合

二维镇楼

缺点是初始化第一行、列比较复杂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//问题等效于求新目标和new_target=(目标和+sum)/2,new_target可达,目标和一定可达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findTargetSumWays(vector<int>& nums, int target) {
int m = nums.size();
int n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
if(abs(target) > n) //例子有target为负的情况
return 0;
if((target+n)%2==1) //target+n不能是奇数
return 0;
int new_target = (target + n)/2; //right值
vector<vector<int>>dp(m,vector<int>(new_target+1)); //因为是非负

dp[0][0] = 1;//不放物品0恒满足容量0

//初始化第一行
if(nums[0] <= new_target) //重量范围在new_target以内,即j取得到nums[0]
dp[0][nums[0]] = 1; //容量刚好为num[0]的算一种方法

//初始化第一列:自由组合含0,直接影响方法数的初始化
int zero_num = 0;
for(int i=0; i<m; i++){ //第一列初始化
if(nums[i]==0)
zero_num++; //有0情况翻倍,例如一个0对应2,两个0对应4,3个0对应8
dp[i][0] = (int)pow(2.0,zero_num); //有0为2的zero_num次方,无0为1
}

for(int i=1; i<m; i++){ //递推
for(int j =1; j<=new_target; j++){
if(nums[i]>j) //放入物品i超出背包重量
dp[i][j] = dp[i-1][j]; //继承
else //可以放入
dp[i][j] = dp[i-1][j] + dp[i-1][j-nums[i]]; //原来的方法数 + 预留空间的方法数
}
}
return dp[m-1][new_target];
}
};

一维DP

二维DP中,行和列的初始化都是不能省略的,因为一旦省略,就会以错误的元素去递推,结果一定是错误的。又不想花时间理解初始化原理,又不想递归那么高的复杂度,可以使用一维DP。

初始化:只需要初始化dp[0]=1,即不放入时恰巧容量0,应该认为是一种方法。

递推:递推改变j的遍历顺序,而且递推必须要包含0,因为初始化第一列并不是固定的,0也需要根据递推改变。

从角度2记忆化搜索开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一维化代码,感兴趣参考下文,它更自然解析了为什么i需要包含0这个细节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//问题等效于求新目标和new_target=(目标和+sum)/2,new_target可达,目标和一定可达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findTargetSumWays(vector<int>& nums, int target) {
int m = nums.size();
int n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
if(abs(target) > n) //例子有target为负的情况
return 0;
if((target+n)%2==1) //target+n不能是奇数
return 0;
int new_target = (target + n)/2; //right值
vector<int>dp(new_target+1); //因为是非负

dp[0] = 1;//不放物品0恒满足容量0

for(int i=0; i<m; i++){ //必须包含0!!
for(int j =new_target; j>=0; j--){
if(nums[i]>j) //放入物品i超出背包重量
dp[j] = dp[j]; //继承
else //可以放入
dp[j] += dp[j-nums[i]]; //原来的方法数 + 预留空间的方法数
}
}
return dp[new_target];
}
};

角度2:从记忆化搜索至二维DP至一维DP

代码随想录从原理推导二维初始化比较复杂,这个角度做的二维DP初始化也很简单,值得记录。 ##### 记忆化搜索:通过率58/140 背包问题化归子问题:每个数都可以取或者不取,如果取就占背包容量+i-1子问题,不取就是i-1子问题,从这个角度就是dfs,加入记忆化搜索即得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//问题等效于求新目标和new_target=(目标和+sum)/2,new_target可达,目标和一定可达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//数组,剩余量、递归位置、记忆化数组(只有i和余量一样,方法数才能被认为可复用)
int dfs(vector<int>nums, int new_target, int i, vector<vector<int>>&vp){
if(i<0){ //从最后一个元素考虑是否选择
if(new_target==0) //选择完了,刚好凑出目标和就是一种方法
return 1;
else //不是正确方法
return 0;
}
if(vp[i][new_target]!=0) //记忆化
return vp[i][new_target];
if(nums[i]>new_target) //放不下
return dfs(nums,new_target,i-1,vp); //i-1子问题
//放得下,不放+放 方法数叠加
return vp[i][new_target] = dfs(nums,new_target,i-1,vp)+dfs(nums,new_target-nums[i],i-1,vp);
}

int findTargetSumWays(vector<int>& nums, int target) {
int sum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
if((sum+target)%2==1)
return 0;
int m = nums.size();
int new_target = (sum+target)/2;
vector<vector<int>>vp(nums.size(),vector<int>(new_target+1)); //记忆化数组
int result = 0;
result += dfs(nums,new_target,nums.size()-1,vp);
return result;
}
};

角度2的二维DP(初始化简单):通过率140/140

从记忆化搜索得到关键公式是:dfs(nums,new_target,i-1,vp)+dfs(nums,new_target-nums[i],i-1,vp)

dfs变动规:用循环代替递归,用数组代替参数,这里需要记录的是i和new_target(余量),记忆化数组就是相同的i和new_target,才能确定方法数。这里的new_target是余量,每次递归的余量都是减少的,因此应该记为j。

因此应该有:dp[i][j] = dp[i-1][j] + dp[i-1][j-num[i]],当前方法数 = 不选择nums[i]+选择nums[i]。为了避免符号,等效于dp[i+1][j] = dp[i][j] + dp[i][j-nums[i]]。

初始化,记忆化搜索的终止条件为:

1
2
3
4
if(new_target==0)  //选择完了,刚好凑出目标和就是一种方法
return 1;
else //不算正确方法
return 0;
说明如果j==0&&在算i==0元素,dp[0][0] = 1;

于是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findTargetSumWays(vector<int>& nums, int target) {
int sum = accumulate(nums.begin(),nums.end(),0);
if(abs(target)>sum) //必须
return 0;
if((sum+target)%2==1) //必须
return 0;
int m = nums.size();
int new_target = (sum+target)/2;
vector<vector<int>>dp(m+1,vector<int>(new_target+1)); //因为要算i+1
dp[0][0] = 1;
for(int i=0; i<m; i++){ //记忆化搜索的每次递归i==0都是要计算的,因为终止条件是i<0.
for(int j=0; j<=new_target; j++){
if(nums[i]>j)
dp[i+1][j] = dp[i][j]; //return dfs(nums,new_target,i-1,vp); //i-1子问题
else
dp[i+1][j] = dp[i][j] + dp[i][j-nums[i]]; //核心公式
}
}
return dp[m][new_target];
}
};

回到角度1的一维DP

按照01背包降维规律:去除上面代码的i维度、改变j遍历顺序,发现和角度1一维DP完全一样,殊途同归了。

完全背包全排列问题

1. 组合总和Ⅳ

给你一个由 不同 整数组成的数组 nums ,和一个目标整数 target 。请你从 nums 中找出并返回总和为 target 的元素组合的个数。

题目数据保证答案符合 32 位整数范围。

example:输入:nums = [1,2,3], target = 4
输出:7
解释:
所有可能的组合为:
(1, 1, 1, 1)
(1, 1, 2)
(1, 2, 1)
(1, 3)
(2, 1, 1)
(2, 2)
(3, 1)
请注意,顺序不同的序列被视作不同的组合。

问题分析:递归在第二篇文章给出,本题只能采用非递归算法才可能通过测试用例。使用二维动态规划需要手推递推公式,见Sterina Solutions,一维解法只需结论+背书,简洁得诱人。